重庆国考弃考率接近50弃考者称习惯报考而已dd
重庆国考弃考率接近50% 弃考者称习惯报考而已
原标题:一半弃考 报名只是种惯性?
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无论“火爆”还是“降温”,总会牵动社会敏感的神经。今年率先拉开序幕的“国考”,全国报考、参考人数均同比下降约10万人,重庆的弃考率高达约50%。到底是就业空间扩大、社会就业多元化,还是公务员工作只是“看上去很美”?听听弃考族们怎么说吧。
参考者去年3万今年1万
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国考涉及重庆地区的岗位是264个,招录人数为498人,网上报名人数超过2.1万人,最终参考人数仅1.1万余人,与去年3万多人参考相比,“国考”热度大大降低。
“前些年,公务员招考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并非正常现象,‘国考’报名和考试人数的下降是一种回归正常和理性的表现。”重庆市公务员局考录处副处长王越忠认为,考生就业选择更加理性、择业观念更加多元、公务员福利待遇的不正常预期得到修正是今年“国考”热度降低的主要原因。
王越忠还介绍说,对多数应届毕业生而言,公务员考试只是校招阶段的一次普通笔试,他们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,一般缺乏充分准备,各种偶然因素都会导致他们最后弃考。
专家:选择应更加慎重
部分专家指出,“国考”是否真的“退烧”与“降温”尚待观察,“公务员热”回归理性也是社会预期回归正常的表现,须强调的是公务员招考并非传统意义上就业手段,进入公务员队伍意味着责任和担当,考生应慎重选择。
王越忠表示,中共十八大以来,尤其是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,不少考生改变了对公务员福利待遇的不正常预期,加上近一两年对基层公务员低收入状况的披露,让不少考生选择放弃。此外,如今对招考信息披露更加公开、全面后,考生对于岗位职责、特点等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,能够更加全面评估自己是否合适,选择也更加理性。
王越忠还强调说,公务员招考并非传统意义上就业手段,而是为国家选拔未来治国理政的人才,进入公务员队伍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而非权利,因此考生理应对自身情况做出全面考量之后慎重做出选择。
据新华社
弃考心声
“公二代”:不适合自己
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大四学生官爽告诉记者,父母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,适合女生,为了满足父母的强烈要求她才报考,但最终还是弃考。“当公务员只是一种普通的就业方式而已,其实自己更喜欢做有挑战性的工作。”官爽说。
“裸考生”:因为周围人都考
西南政法大学大四毕业生王睿是“裸考生”,即没有任何准备和复习就上了考场。“我们学校历来是报考公务员的大户,师兄师姐们大多都考了,虽然今年同学们参考的热情没那么高了,我还是去试了试,这与我应聘其他单位考试一样。”
“考公族”:只是习惯而已
在重庆一家私企工作3年的周思聪,有过数次参加“国考”和“省考”的经历。周思聪说,冷静想想公务员工作并不清闲、收入低,在企业工作虽然累,但收入和付出成正比,今年报考可能也只是看周围人都在考,就习惯使然了。